【网络安全云课堂】2023年度盘点之“最容易泄露个人信息”的方式
来源:网络 时间:2025-07-21

  在微信“隐私◆★◆★◆★”中,关闭“通过QQ号搜索到我”和“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”。

  在下载软件并登录时◆★◆◆,一般都会弹出要求开通相关权限的页面■■★◆■,不少小伙伴没有仔细查看这些“授权”通知的内容,直接点击了◆★■■“允许★■★”或“确定”。此外■★■★★◆,当下流行的◆■◆“性格测试”、“星座解密★◆◆■★”都需要测试者输入一些个人信息★■★★,这给一些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App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
  如今,网购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喜欢的购物方式。网上购物在不经意间就会泄露个人信息,如注册网购平台、加入店铺会员、购买物品、快递签收等情况都需要填写姓名、联系方式、家庭住址等信息◆■◆。

  大家一定要在正规平台投放自己的简历,且在复印相关证件后,最好在空白处写上◆◆“本复印件仅供xx用途,他用无效”的话术,尽可能地确保个人信息不被他人利用。

  大部分人找工作都会通过网上投简历的方式进行,而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,这些内容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,以极低价格转手★★。且打印、复印简历过程中,一些店家为了牟利,会将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★★,然后转手卖掉★★★■。

  微信上“附近的人★■”的功能,可定位你的位置。可依次点击“设置-通用-发现页管理-附近的人◆★★■★■”选择◆■◆★◆“关闭发现页的入口”。

  网购环节中,如果非必要实名制,大家可以选择昵称代替。如果选择快递驿站、快递柜等自取方式,不必精确到住址的具体门牌号。

  这些网上社交的小细节◆■★■◆◆,可能都出卖你的个人信息★■。例如◆★★■◆,使用社交媒体与陌生人聊天时不自觉透露姓名、职务、单位等信息;朋友圈、微博等自媒体晒打卡、火车票■■◆★、登机牌时,暴露身份证号码◆★★◆★、二维码等敏感信息;家长晒娃时无意透露孩子姓名、就读学习等信息······

  生活中的各类单据也是我们泄露个人信息的重要途径■■◆◆。印有购票者的姓名★★、身份证等信息的火车票◆◆;记录了持卡人的姓名、银行卡号◆■◆、消费记录等信息的纸质对账单◆◆◆■★;含有网购者的姓名★◆■★、电话★★、佳址等信息的物流单等◆◆。

  在授权App相关权限时■★◆◆,一定要仔细查看通知的内容,对于使用该软件没有必要的权限要进行关闭。同时◆◆■★★■,对于长期不用的第三方平台或者网站◆★★,也要取消账号授权。

  与网友进行互动时,不要轻易留下个人真实信息,在社交媒体发布公开内容前,一定要检查是否暴露了个人信息。

  致电运营商(中国电信10000★■■★◆◆、中国移动10086、中国联通10010)挂失手机号◆★;致电银行冻结手机网银;解除支付宝95188;解除微信

  原标题★■★◆◆★:《【网络安全云课堂】2023年度盘点之■◆■“最容易泄露个人信息■◆■★”的方式》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